来源:上海互济公益基金会时间:2023-02-03 10:53:23浏览:658
图地幼儿班位于西盟县力所乡,毗邻缅甸,是一个西南边境小村庄。
这里的孩子都是佤家儿女,皮肤黝黑,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让人一眼看过去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在当地,孩子只要一过了3岁,家长就会把他们送到村子里的幼儿班。
幼儿班叫“未来希望幼儿班”,是上海互济公益基金会未来希望幼儿班项目覆盖的班级之一。
来到幼儿班,孩子们最开心的是老师总是围绕着大家的熟悉的现实生活来开展教育活动。
这,不仅让孩子们感到高兴,就连家长、村民们看在眼里也纷纷点赞。
经过几次实践发现,这些孩子喜欢幼儿班里的新玩具,但对于村内一直流行的游戏活动——跳皮筋,也很热衷。
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一群人,只要有一根绳子就能玩得起来。
说起跳皮筋的历史,在村子里可算是长久的了,就连幼儿班老师过去上学就在玩了。它,不仅幼儿班的孩子可以玩,还能约上小哥哥大姐姐一起玩。
于是,幼儿班老师在准备每周教学活动计划的时候,都会根据幼儿喜好特意安排跳皮筋的户外运动。
养成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点内容。
在图地幼儿班,老师结合课堂与生活一起培养孩子的养成教育。
“抢奶奶的活”,就是很好的典型案例。孩子回到家,会从奶奶手里把刚换下来的衣服“抢”过来自己洗,因为老师说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每个人都要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
其实,生活是孩子们最好的实践场所。那些在幼儿班里学到的知识,养成的习惯,都离不开生活中的练习与巩固。
待回到幼儿班,老师再结合孩子们在家庭生活的实际情况进行拓展,起到带头的示范作用,进而影响更多的孩子。
乡村教育倡导“直面生活”,帮助孩子们围绕真实情景进行学习与探索。
教育,不只是教孩子们知识,更要带着孩子们在生活中感受美、发现美,激发孩子的兴趣,鼓励孩子们去捣鼓自己觉得有意思的东西。
项目介绍:
普洱市西盟县图地未来希望幼儿班项目由毕德投资咨询(上海)有限公司资助,项目支持云南省教育厅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全力推进“一村一幼”建设,在西盟县实施一村一幼“未来希望幼儿班”项目支持模式。帮助当地儿童提供学前教育机会,利用各类房屋改建成教室,招聘并培训教师,设立家长委员会参与幼儿班事务管理。重点通过开展五项活动帮助儿童健康、语言、艺术、社会、科学均衡全面发展,这些孩子们通常3至6岁,通过参加学前教育可以为进入小学做好充分准备。
本项目由毕德投资咨询(上海)有限公司资助。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该基金会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