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牛奶” |如何正确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来源:上海互济公益基金会时间:2023-07-04 14:26:27浏览:262

                                                                     

图文来源:蕲春县斌冲幼儿班老师 裴秀敏

 

在斌冲幼儿班,每天下午裴老师都会给订了牛奶的孩子发放牛奶。但这天,裴老师发完牛奶后竟出现了一个“小插曲”。

飞飞的牛奶“消失了”,经过询问才得知是被其他小朋友悄悄拿走了。

幼儿班的孩子大都3-6岁,在这个年龄段发生这样的情况,作为老师该如何正确引导呢?



遇到类似情况,老师并不能着急去批评孩子的行为。幼儿班的孩子通常3-6岁,该年龄段还不能判断是非对错,他们并不认为拿走牛奶是不对的。

作为教师,裴老师通过绘本故事《这不是我的帽子》,引导孩子们了解“消失的牛奶”就是小鱼带走了的帽子。通过故事引导,大家对于偷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而让牛奶消失的那个孩子,也知道自己做了错事。



那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意识呢?

1、多沟通。教孩子区分自我和他人的界限,知道并理解什么是我的,什么是别人的。

2、帮孩子建立公共物品使用规则,很多孩子上幼儿园后,都会出现把幼儿园的玩具拿回家的情况。

3、养成不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4、养成知错就改的好习惯。

经过婓老师的正确引导,消失的牛奶第二天悄悄地“飞”到了婓老师的办公桌上,飞飞拿回了自己的牛奶。



因为“消失的牛奶”,孩子们在幼儿班又学到了一堂课,就是这样的一堂堂可,慢慢的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项目介绍;

湖北蕲春乡村幼儿班项目由招商局慈善基金会支持,上海互济公益基金会携手教育体育局实施,旨在通过完善幼儿班硬件设施和玩教具,提升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调动家长积极性参与家园共育建设,围绕健康、语言、艺术、社会、科学五大领域开展丰富多样的游戏化教学,提供给3-6岁幼儿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服务。




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捐赠方的立场无关。

 

 

 


公众号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