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互济公益基金会时间:2023-02-03 11:47:58浏览:25086
杨海珍,是我们布拖县呷乌幼教点的一名辅导员。2021年11月,呷乌幼教点的孩子们第一次见到自己的新老师。
她说才见到那里的孩子们的时候,就好像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
杨海珍老师来自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一个小县城,那里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在她念小学的时候,当地县城没有公路,没有幼儿园。但现在,遍地公路条条来回交错,高楼平地而起,孩子们也每天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去上幼儿园。
见证了家乡的发展与变化,她始终:教育定能够带给一座城市、村庄新的源泉与活力,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而她,也将带着这份信仰在呷乌幼教点走下去。
第一节课,杨海珍尝试用普通话与孩子们交流,可她发现孩子们就像她小时候那样对普通话听不懂也不会说。
幼教点孩子都来自本村,是彝族,日常生活沟通交流都使用彝语。于是杨海珍通过从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词汇下手,慢慢教给孩子们基本的汉语单词和句子。
说到幼儿教育,杨海珍认为除了通过日常老师的教授外,家园共育也必不可少,如果单纯依靠教师在幼儿园里的教授完全不能够满足孩子成长所需的教育。所以在幼儿班,她积极开展家长工作,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影响幼儿成长,于是从日常交流、孩子卫生、健康、营养等方面来影响家长正确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时间久了,杨海珍不仅与家长关系密切,与孩子们更是很好的朋友。
孩子们总会在课余时间问她是不是外边的世界很精彩?
她回答是的。
当问到大家长大了都想做什么的时候,孩子们众说纷纭。
梦想很大,可对于他们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幼儿园,只是梦想的一个起点。
成为像电视上那样会开飞机一样的人,成为最厉害的歌手,成为医生......。面对孩子们纯粹而又伟大的梦想,杨海珍老师愿意用一己之力守护孩子们把梦想的种子种下去,良好的教育会让种子发芽和成长。
项目介绍:
呷乌幼教点布拖未来希望幼儿班项目由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乡村儿童早期发展教育基金资助,项目与布县教育和科学技术知识产权局合作, 上海互济公益基金会执行,协助当地“一村一幼”学前教育项目的运行,具体包括协助包括教师的培训、支持、管理和评估;协助督导幼儿班素质教育的教学质量及班级管理和安全;提供改善管理和教学的工具与材料,从日常运行管理、教师培训和管理评估等方面提供支持,旨在帮助其加强教学和管理技能,提升幼儿班的教学和管理质量,使当地儿童享受到更高质量的学前素质教育,最终防止贫困儿童成长为贫困成人,打破贫困的代际传递。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乡村儿童早期发展教育基金和布拖县教育局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