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互济公益基金会时间:2023-04-11 15:33:42浏览:3017
彝族年,是流行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民俗节日。2011年5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彝族年,彝语称"库史"。“库”即年,“史”即新,意思是新年,是四川省凉山彝族传统的祭祀兼庆贺性节日。“库史”,一般选定在农历十月,庄稼收割完毕的季节。彝族年为3天,彝族年的头夜叫“觉罗基”,过年第一天叫“库史”,第二天叫“朵博”,第三天叫“阿普机”。
关于彝族年,幼教点的孩子大都是从长辈那里听来的较多,在汉语文字中有很多相关介绍,但对于彝族人自己的语言文字而言,在其流传的过程中已不被大部分人熟知和掌握,尤其是青少年儿童。为此,在彝文中关于彝族年的介绍更是甚少,且没有幼儿班能够拿来现成用的资料。
中国彝文(图源于网络)
布拖县心得益彰未来希望幼儿班,为加强幼儿彝族文字、及彝族新年的认识和了解,项目负责人且沙莫子力把汉语里有关彝族新年的介绍请专业的人翻译成彝文,在幼儿班里传承。
在幼儿班环创过程中,子力将“文化”相关的元素综合其中进行创新,打造出乡村民族特色幼儿班。
她通过把汉语、彝文版不同的彝族年介绍在幼儿班墙面上进行展示,指导教师利用课堂或课后的时间引导幼儿去认识和学习。
彝族年对于彝族而言是非常隆重的节日,在民族幼儿的教育中应当加强其有关民族文化的教育,因为他们是民族文化传承的接班人。
子力,身为彝族,同时还是心得益彰未来希望幼儿班项目的负责人。在这个以“民族文化”传承为特色的乡村幼儿教育项目中,她很认可民族文化教育。于是在日常工作里,尽己所能,带领孩子们探索多样丰富的民族文化。
学习汉语,也认识彝文,幼儿班的孩子们对彝族新年有了更多的了解。
项目介绍:
布拖县心得益彰未来希望幼儿班项目由东方证券心得益彰公益基金会支持。项目与富宁县教体局合作,实施15个一村一幼“未来希望幼儿班”项目支持模式。项目除协助教师培训、支持、管理和评估;协助督导幼儿班素质教育的教学质量及班级管理和安全;提供改善管理和教学的工具与材料,从日常运行管理、教师培训和管理评估等方面提供支持外,还注重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通过幼儿班环境创设、课程设计、班级文艺活动开展民族文化的传承。
本项目由东方证券心得益彰公益基金会支持。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该基金会立场无关。